设计师:徐征野 面积:641 所在地:北京市 简介:项目名称:中国皇家菜博物馆 设计单位:杭州正野博展艺术有限公司 主持设计:徐征野 参与设计:麦 子、毕 蓉、俞繁莉、沈 卓、金 金、吴颖儿、肖 健 面积(展陈面积):1200 m2 主要材料:复合橡胶地板、石材、铜版腐蚀、柔性拉膜、肌理涂料、墙布 坐落地点: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17号 完工时间:2013年11月 摄影 :麦子 认识徐征野老师的人,都有这样一个共识:“他不是在加班,就是在加班的路上”。家离西湖仅几步之遥,却不曾细赏西湖四时之美。有四世同堂之福,却不敢贪享人伦之乐。就是这样一位专注于工作而看似远离“生活”的文博人,带领着他的正野设计团队,三十年如一日地在探索新型博物馆设计的模式之路上砥砺前行。 在完成了150多个不同类型的博物馆项目之后,徐老师和他的团队,依然会把每一个新项目,当作一次新的挑战。“一切从零开始”,《中国皇家菜博物馆》便是一种新的尝试。“博物馆在生活中,生活在博物馆中” 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,设计团队在本案的设计中,校正博物馆惯有的“文化姿态”,将“生活”和“博物馆”构成了更密切的联系。 “博物馆在生活中”,消除博物馆的“边界”,使博物馆和周围的环境合谐地融为一体。在《中国皇家菜博物馆》展陈设计方案中,馆区被划分“三区一体”展示空间。其中,观摩区,设立了开放式厨房,参观者可以亲眼目睹作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御膳制作技艺;互动体验区,除一楼的周秦汉唐历代包厢外,还有倦勤斋、漱芳斋、春耦斋等相应风格的特色包厢。正野设计团队把历史变成现实,菜谱变成菜品。使参观者在品尝皇家菜美味的同时,对皇家菜文化有更为深刻的体会。 “生活在博物馆中”,生活在一种历史的记忆里,当人们每天与古老的文明对话,将会获得各种各样的“记忆”。记忆,可以避免重复错误,这正是博物馆的力量。然而,历史本身是厚重,如何突破文化的藩篱,令人们乐意走进历史、走进博物馆呢?在《中国皇家菜博物馆》展陈设计方案中,正野团队通过对空间节奏的设计,或舒缓、或紧凑、或深沉、或华贵,使观众在丰富变化的节奏中,一直保持着饱满的情绪,一览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;在表现手段上,利用灯光、色调等,渲染气氛,释放亲和力;在展陈手法上,用京剧、园林、借景等手法营造自然生活气息;在展陈方式上,用场景等方式,令观众有充分的“融入”感。此外,全透明精品陈列柜、高仿真菜模、感应触发全息成像、双画面幻影成像等新材质、新工艺、新手法,更是为整个设计锦上添花。 纵观正野公司所完成的博物馆展陈设计项目,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征:深入浅出,雅俗共赏。正是这八个字,让参观者与历史文化之间有了“对话”的可能。有交流才有理解,有理解才会懂得,“因为懂得所以慈悲”,慈悲是前行的力量。或许,这也正是正野团队力量的源泉。

中国皇家菜博物馆

178 0 0
发布时间:2019-07-22
标签: 展厅
中国皇家菜博物馆